11月7日,汽車評價研究院在深圳舉辦“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技術品鑒會”,展示插電混合動力的創新成果,分享發動機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在會上,比亞迪全新DM-i超級混動系統中專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重磅揭幕,以43%超高熱效率和多項領先技術,獲得行業頂級動力專家的高度認可。
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揭幕
這是一場高效發動機創新技術的盛宴,來自行業的技術專家、科研精英、業界領袖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混合動力技術的發展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中國汽車品牌集群主席李慶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何湘吉,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士馬芳武,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副主任帥石金,天津大學教授、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韓志玉,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黃朝勝。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弗迪動力董事長羅紅斌,比亞迪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弗迪動力首席技術官李高林等也參加了本次盛會。
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技術品鑒會
科技引領,創新雕鑄大器之美
在這場品鑒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院士現場仔細考察,與工程師熱烈交流,研討時,高度評價這款發動機的重要性和寶貴價值,結合未來和現實、中國和世界的汽車發展趨勢,發表了前瞻性和系統全面的意見。
“中國汽車產業進入了顛覆創新時代,比亞迪就是顛覆者,這個發動機不僅顛覆傳統的燃油汽車,更重要的是選擇一個新的路徑和方案?!?/strong>汽車評價研究院李慶文院長對比亞迪的自主創新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憑借卓越的性能以及領先的科技創新,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不僅獲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更成功斬獲“廣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獲獎
作為一款集成了多種比亞迪創新技術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以43%的熱效率值,不僅勇攀全球熱效率高峰,更將動力性能與燃油經濟性完美兼顧。
通過“阿特金森循環+高滾流進氣道+超高壓縮比+冷卻EGR技術+高能點火”的先進燃燒系統,比亞迪成功將這款發動機的壓縮比提升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的15.5。同時,通過升級進氣控制模型,精確控制阿特金森循環的深度(淺度阿特金森高動力,深度阿特金森低油耗),滿足不同工況下的油耗和動力需求。由于采用了超高壓縮比,控制策略建立了新的爆震閾值標準,在滿足發動機可靠性的前提下,實現高效可控的先進燃燒。
與會專家參觀發動機
此外,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還首次采用了分體冷卻技術,有效降低爆震趨勢和發動機摩擦損失,保證了發動機的高效工作。相比上一代發動機,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摩擦損失減少10%、整機輕量化減重10公斤,不充電油耗控制在4L/100km以內,同時排放滿足國6b法規。這款發動機的量產,將有效解決用戶里程焦慮的痛點,打造更高效、更卓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解決方案。
千錘百煉,助力DM-i超級混動可靠之“芯”量產落地
技術上精雕細琢,品質上千錘百煉。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不僅通過了400小時的全速全負荷試驗,800小時的冷熱沖擊,3千小時的循環試驗等多項試驗驗證,更在可靠性、穩定性和耐久性方面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量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駿院士參觀發動機臺架
發動機被譽為汽車的靈魂,在油耗和排放的雙向需求下,提升發動機熱效率是汽車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超高熱效率發動機的開發與量產,也是汽車企業綜合研發實力的風向標。近日,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根據路線圖規劃釋放的信號,傳統汽車將全面混合動力化,新能源是汽車的未來之路,插電式混合動力仍然為主要技術路線之一。
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而生,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混動系統的優勢,實現能源效率最大化,引領高效發動機專用化的發展趨勢,也更令人期待它為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帶來的強大助力。
李慶文院長認為,“汽車產業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還處在重新的評估、選擇階段,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在這樣的情況下,比亞迪汽車能夠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這對行業是個引領?!?/p>
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高效發動機
得益于多年來對“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理念的堅持,比亞迪不斷攀登自主研發的技術高峰,以創新智慧和工匠精神引領中國汽車“向新而行”。在中國即將邁向“十四五”的嶄新時刻,比亞迪以不斷突破的核心技術,積極響應國家“五中全會”科技創新的戰略號召,為邁入強大中國車時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2004-2019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442號 京ICP備14048454號-2
版權所有:客車信息網 主辦單位:北京國脈中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